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研究生教育 学位点建设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4年)

一、总体概况

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学科在设立之初就确立了艺科融合的建设思路,强调艺术思维与设计、技术思维的融合。本学位授权点在学院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2个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上,参照《华盛顿协议》的国际设计教育标准,结合学校计量、质量、标准办学特色,贯“大思政”实践育人理念,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设计人才。自2018年获批以来,招生规模从首届的16人稳步提升至每届60人左右,目前在校研究生总人数177人。

2、学科建设情况

本领域“艺科融合”+“标准化”为特色,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构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整合力、实现力等三大能力为目标,以设计、技术、用户、商业、文化等五大构成加标准化为主体“5+1”培养体系,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领域下设3个研究方向:

1)设计创新与标准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设计标准基础、设计创新标准战略、产品服务系统。“艺科融合”+“标准化”为特色,进行色彩、形态、语义、感知、用户体验等设计基础标准研究,结合义乌的文具、箱包、工艺品等产业,进行设计创新与应用研究。

2)品牌设计与文化传播(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

传统艺术与文化、品牌设计与文化建设、信息交互设计。形成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提炼、整理、总结、再造、呈现到效果评价的闭环;以理论和实证研究来指导艺术设计与文化再造和传播,振兴传统文化和工艺,开展义乌品牌设计与义乌地域文化传播研究。

3)环境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环境设计)

城乡环境可持续设计、适老化环境设计、环境设计标准与质量评价。以生态持续、文化感知、智慧环境等为研究内容,积极探索与自然相协调、与社会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服务义乌等国家新型城市化建设和发展。

本领域教学活动第一年在中国计量大学本部开展(学位课程学习),后两年在义乌高等研究院进行。根据学校与义乌市关于共建中国计量大学义乌高等研究院的协议要求,本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将与义乌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城建等方面的需求紧密结合。在利用好原有中国计量大学温岭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中国计量大学浦江工业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基地的同时,在义乌构建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全面服务义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当地的美丽环境建设,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设计服务”的生态系统。

3、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情况

为提高一志愿报考率和吸引优质生源,本学位授权点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招生宣传活动,2024年积极在石家庄、郑州等城市开展宣讲与咨询会;举办研究生优秀生源暑期夏令营等。学位点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招生工作相关规定。2024年,本学位授权点一志愿报考确认人数达462人,最终录取人数为58人,一志愿报考率100%报录比在全校名列前茅。

研究生在入学后制定并执行个人培养计划,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中期答辩、预答辩、机检盲审、毕业答辩等各培养环节的全方位指导。20242021级研究生共44人顺利毕业,全部授予毕业证与学位证,就业率为96.97%2022级研究生57人,均通过中期检查环节2023级研究生62人,均通过开题报告环节。

4、研究生导师状况

本学位点有硕导资格且具备招生资格的导师共34人。其中正高7人、副高1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导师202024年新增校内导师6人。本学科共有专任教师67校外导师20人,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以导师组的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共同培养,能满足学位授权点发展和培养需要。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4年,本学位点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党建引领”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及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2024年,学院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全力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在学位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带领全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指示精神。学位点研究生现按照年级分设3个研究生党支部,由学院党委委员分别联系,学院组织员进行统一管理,研究生辅导员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顶层设计;研究生除学院专业导师外,还聘任有校外实践导师,学院研究生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专职研究生教务秘书,每个研究生年级配备大班负责人,成立学院研究生会并按照班级设立班委,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构建全员参与的思政工作队伍体系与研究生管理服务队伍。研究生导师、辅导员、教务秘书定期对学生进行调研,多次开展教学、生活等多方面座谈会,对研究生学习、生活等方面及时提供帮助和保障

2、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及领导班子关怀下,学位点通过网络思政育人专题活动、年级大会、思想及安全教育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多措并举实现实践育人。组织党员师生及全体研究生集中观看学习2024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二期《党史中的纪律建设》、2024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三期《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各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学习;研究生全体党员每学期外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扩大到全体研究生,参观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浙江省博物馆等主题教育基地;研究生每学期召开多次年级大会、主题班会,开展不同主题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学位点文化建设

学院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大型会议和比赛,邀请国内及国际知名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科研视野,提高双创能力。2024年学院针对每个年级开展职业规划专题讲座并举办艺术类专场招聘会,到场企业40余家,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2023年学院举办研究生羽毛球大赛、520计量文化节”学院主题活动等多项文体活动,并组织学生外出研学,参观上海博物馆及埃及展、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学位点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科培养目标与学科特色,落实立德树人,严格按照学位授予标准构建本学位点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共设置公共学位课4门,专业学位课9门,专业选修课9门,公共选修课2门,并设置3个专业设计开放性实践环节。同时,结合时代要求与业界发展趋势,针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常态化更新完善2024级研究生培养方案取消了《专题设计研究》课程,新增《AIGC设计应用与标准研究》课程。

为加强课程教学管理,本学位点严格执行《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中量大研生〔202212号)》。学校成立研究生教学督导组,不定期听课和进行教学检查,学院每学期期中召开研究生座谈会,开展课程调研,征集研究生对各项课程安排、上课质量等的反馈意见,跟踪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研讨,推进课程持续改进,更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2、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1)导师选拔培训

导师选拔严格按照《中国计量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试行)》、《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职与招生资格认定办法(试行)》开展新增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2024年共增加了6位校内导师。新增导师按照要求参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线上培训,全部“四有导师学院在线研修”证书。

2)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学院强化师德监督,健全师德考核,践行师德规范,未发现有教师违反师德师风,无师德失范行为发生。学院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活动,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学院建立了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将政治要求、道德规范融入人才引进、岗位选聘、年度考核等重要环节,强化各系党支部的政治功能,确保教师能够自觉遵守职业规范,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本学位点每学期召开研究生期中座谈会,由研究生教育分管院长和党委副书记主持,学院研究生教学督导、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和各年级段研究生代表等参与座谈会。在会上,从研究生教学、科研、教育管理等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意见建议,并根据会谈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困难、调整管理思路、完善制度办法,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3、学术训练情况

学位点根据研究生培养规律和特点,将学术训练贯穿培养全过程。在课程环节,开设《文献研读与写作》《认识学术道德 遵守学术规范》《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让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有切身体验和深入认识,并同步研究生毕业论文与设计进展,及时给与相应的指导。

制定和出台了《艺术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组会管理办法(试行)》《艺术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班主任、组会牵头导师管理办法(试行)》,将组会纳入研究生教育的日常管理,实“学位点—研究方向—导师组”三级管理体制,要求各方向在牵头导师与学科负责人的统筹下,以学科、导师组的形式召开研究生组会,鼓励研究生与导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提高创新意识与学术素养。此外,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申请发明专利。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科技竞赛如中国研究“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广告创意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会展策划创意大赛、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工业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充分锻炼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学术交流情况

为拓宽研究生的专业视野,提高科研能力,本学位点积极组织各类专家学者学术讲座,学术经验分享会等,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毕业学生分享成果与心得,介绍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学术热情和学术志向。2024年,本学科举办2场讲座:《日本动画的制作与管理》《智绘未来:AI赋能下的视觉设计革新》,并籍承办中国工业设计标准化研究与教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的契机举办了首届数字智能与设计标准国际学术会议”。此外,学院积极分享校外讲座直播链接,组织学生参加与艺术设计与研究生论文写作等主题相关的线上讲座

5、研究生奖助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广州高铁计量”国光研究生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 “三助”岗位助学金,具体见附表。学校评优评奖体系健全、机制完备,主要文件有:《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及管理办法(中量大〔202389号)》《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综合测评办法(中量大研生〔202214号)》《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基本条件(中量大研生〔20236号)》等;学院配套相关文件有《艺术与传播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综合测评办法(中量大艺传〔20241号》《艺术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中量大艺传〔20242号)》《艺术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科研业绩点统计办法(中量大艺传〔202412号)等;奖助学金评比认定过程严格按照各办法文件执行,过程透明公开、公平公正。根据《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管理办法(中量大〔2022107号)》文件,学院每学年为学有余力的研究生开设研究生助管岗位。学院奖助学金达到100%学生全覆盖;全员获得校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或国家助学金,两人由学校发放临时困难补助。

1 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奖、助学金情况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人才培养

本学位授权点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严格质量管理,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量大〔202358号)》《中国计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管理规定(中量大研生〔20229号)》等文件精神,对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机检盲审、毕业答辩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实行开题报告实行末位不通过制度,有15%的学生须进行二次答辩;预答辩或盲审成绩不合格者,学位论文须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修改。

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艺术设计和设计管理人才,本领域建有中国计量大学温岭工业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中国计量大学平阳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工业设计创新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拥有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在杭州、金华、温州等地建设了七个区域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全面接“三强一制造”、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当地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在前期学院与浦江水晶产业研究院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的基础上,2024成功获批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制“订单式”专业实习实践计划,结合实际项目设定研究生毕业论文课题研究内容,突出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科研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优势,构建新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截止202412月底,本学位点承担的省级以上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详见表2

2 学位授权点在研、在建的省级以上项目

5年结题的教学建设项目详见表3

3 学位授权点5年结题教学建设项目


2、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位授权点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带头人造诣深厚、综合能力突出、整体实力较强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67人,2024年新增硕导6人;2人晋升正教授职称,1人晋升副教授职称。

3、科学研究

2024年,本学位点获批国社科艺术学项目1项、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省哲社科2项、杭州市哲社科1项;出版国家级专著7部,1本专著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和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发表核心以上期刊论文22篇,在权威期刊和CSSCI期刊发表美术作品6幅。1项目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孵化计划1VR影像作品入选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1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及全国漆画学术邀请展1件作品获评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最具商业价值项目”。研究生一作发表学术论文33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科研竞赛获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共19,其中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

4、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本学位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定位与学科特色,始终致力于传承创新中国优秀文化。学位点以中国优秀文化为研究理论与创新实践的源泉,通过深入研究传统艺术和文化元素,发掘其内在价值和精神内涵,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学位点还关注当代艺术设计的前沿动态,推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文化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教育实践方面,本学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设置、实践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将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和创意,也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在义乌城市规划展示馆公开展示。本次毕业展以“造艺之境”为主题,作品涵盖了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视觉传达等多个领域,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义乌的地方特色。

在社会服务方面,本学位点的师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项目,通过设计实践、文化交流等方式,将优秀文化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研究生作品和成果在各类展览、比赛中屡获殊荣;此外,本学位点师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走进乡村,扎根泥土,贡献才思,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国际合作交流

2024年,本学科积极争取优质资源,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参加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联盟Cumulus中国区会议,主题为“全球化潮汐下的设计教育”,并在圆桌讨论环节发言。与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多所高校探讨洽谈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点项目。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本学位授权点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源质量较为稳定,培养过程逐渐规范。在招生上继续保持100%一志愿,报录比7.97稳居全校第一梯队;2024届研究生就业率96.97%,完成学校指标。制订组会管理办法、优课优酬办法,召开2次全体导师会议。在义乌城市规划展览馆举办毕业展。学科竞赛取得突破,首次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创历史最好成绩。新增1个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第二批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中国计量大学—浦江县水晶产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功认定为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学位点特色不够明晰,尚存较多建设短板,主要包括优质生源占比不多、盲审优良率较低、研究生生均成果较少、标志性教学成果与办学特色不够凸显等。

2、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抽检、盲审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位点对各批次预毕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都进行了写作规范审查和学术不端检测,未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2021级艺术设计学位授权点毕业研究生44人,毕业论文盲审优良率52.88%。2024年,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学校硕士论文进行抽检,本学位授权点抽检硕士论文1篇,结果暂未公布。

六、改进措施

1、招生宣传有的放矢,提高优质生源比例

加大对江西、河南、云南等地高校的招生宣传力度和投入,针对性宣传有的放矢。加强对本校考研学生的宣传发动,持续突出本校优势。继续举办暑期夏令营等活动,扩大办学影响力,关注和跟踪优秀生源高校。

2、加强学科建设,继续关注培养过程

结合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厘清学位点建设思路,明确办学特色打造优势。研究出台团队建设和成果奖励办法,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增加师生成果产出;充分利用“优课优酬”制度鼓励导师加强指导。立足学位点内涵细化过程管理,利用好展览等实践环节。加强导师培训,加大培养质量(如盲审结果)与招生名额分配的联动,督促研究生导师认真指导学生、履行导师的职责。继续努力拓展与义乌的产学合作,加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


版权所有 ©  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Copyright 2014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87676204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